中国VR产业扫描:硬件和内容的蛮荒时代

中国VR产业扫描:硬件和内容的蛮荒时代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6
英科再生: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88500股最新进展 目前为止,美股二季报表现如何?是真的? 砸钱营销也难换增长?正海生物上半年净利降超四成反转来了 Rivian二季报前瞻:R2车型量产会否错过窗口期?太强大了 又一银行理财公司入市!打新首单纷纷落地,能否增厚收益? 财经夜行线0804丨美联储理事辞职、劳工统计局局长被解雇 美国经济人事“地震”影响几何?反转来了 美联储和统计局面临“大换血”风险!美元暴跌只是个开始?实测是真的 英科再生: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88500股这么做真的好么? 后续反转来了 张秋发厦门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秒懂 OPEC+增产导致原油价格下挫,但俄伊断供危机潜伏,后市或有翻涨机会?后续反转来了 龙国船舶、龙国重工,8月13日停牌!龙国重工停牌至终止上市 张秋发厦门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官方已经证实 立新能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95.17万元,同比下降90.17%实测是真的 突发!600421,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前涨停! 华电国际资产重组落地 助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常规能源旗舰平台 阅兵行情预热?“龙一”4天3板,国防军工ETF盘中新突破!融资客加速扫货是真的吗? 快手-W:预计8月21日公布二季报,预测第二季度营收343.01~346.08亿元,同比10.7%~11.7%实时报道 “新债王”:美联储年内或三度降息!美股与黄金即将起飞? 诉讼起!太平洋证券后续来了 A股失意者的新赌注:极米科技欲赴港淘金实垂了 上海地区生物医药行业CFO薪酬榜:上海医药CFO沈波排名第一,2024年薪酬305.4万、降幅45.84%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齐鲁银行可转债摘牌进入倒计时,资产总额已超越青岛银行,近期遭大股东减持套现学习了 一月内股价累计涨超1300%,上纬新材: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又一个里程碑 90%跨境电商税之下,Temu、Shein上半年继续增长最新报道 “新债王”:美联储年内或三度降息!美股与黄金即将起飞? 上海地区生物医药行业CFO薪酬榜:君实生物CFO许宝红年薪206万排名第五,2024年薪酬,股价同期下跌34.66% 魅视科技:约7059.41万股限售股8月8日解禁专家已经证实 标普500展望:疲软数据提高美联储降息预期,股市能否反弹? 卫星化学已回购1208万股 金额2.18亿元官方通报 大连友谊控股股东武信控股100%持股解除司法冻结 资产配置周报告|短期分化加剧,防守阶段!官方通报 中化装备跌9.18%,上榜营业部合计净买入430.68万元学习了 汉商集团振幅15.56%,上榜营业部合计净卖出3426.44万元学习了 卫星化学已回购1208万股 金额2.18亿元这么做真的好么? 大摩:中电控股派息持平 大部份地区业务盈利受压实测是真的 可孚医疗: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约1.9万户太强大了 这么做真的好么? 宏微科技:累计回购约120万股官方通报 富瑞:英诺赛科成英伟达800V直流电源合作商意义重大 维持“买入”评级 京东养车回应“震虎价”停用:再推50亿补贴,全网重奖征集新名称

这是一个艰难的寻找过程。记者试图找到国内几家成熟的VR产业里的公司,不管是从事硬件生产,还是VR内容制作,但遗憾的是,行业内形成稳定而成熟经营模式的少之又少。相比之下,投资方的热情却很高,生怕失去这个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因此许多项目虽然并不一定成熟,但估值也跟着水涨船高。2016年被认为是VR元年,但真正的市场爆发点会在哪里?现在似乎还看不出来。本报记者 吴燕雨 北京报道导读李熠的初步成功得益于他进入了一个相对细分的领域,这个领域需要更好的噱头,虽然产品并不完美。但国内大多数VR内容制造公司并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大多还处在烧钱的阶段。在北京南五环外的一间办公室里,堆满了芯片和电路板,角落里随处可见Oculus头盔和HTC Vive。

中国VR产业扫描:硬件和内容的蛮荒时代

VR行业调查

这里是郭林的办公室,他曾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教授,2009年就开始研究VR,几年前他下海创业,创办了一家叫“光影无限”的公司。4月8日上午,在等待了十几分钟之后,这位30多岁的中年男人上来了,他穿了一件格子衬衫和牛仔裤,卷曲的头发似乎有几天没洗。更多的时候,他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的目标很明确——开发一款VR游戏产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也不得不接一些针对特定客户的小商业项目,以维持公司的运作。无论是在股权投资市场,还是二级市场,VR都是一个火热的概念。但在现实却有些“残酷”。记者在半个月时间里走访了多家硬件研发和生产商、内容制作方,但却很难找到提供成熟VR产品、有成熟盈利模式的国内公司。硬件的技术仍有许多不过关,内容十分匮乏,而且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却仍不清晰,不过投资方的热情却很高。“大家都在摸索。”一位业内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说。他认为,目前国内的硬件制造商技术上普遍比较落后,主要是承接国外巨头提供的单子,技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市场上以VR名义出现的产品却是鱼龙混杂,有些甚至完全不是VR。郭林对VR游戏的前景很看好,在他的实验室里,他向记者介绍一款新的硬件产品,他正在开发适配的游戏,“这个带来的体验是颠覆性的。”他兴奋地说。像他一样,虽然现实很尴尬,但理想很丰满,许多人都在为他们的梦想而努力。根据Digi Capital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AR与VR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从国内市场来看,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然而,现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似乎还存在重重困难。幸运儿“这个月开始,我们就可以盈利了。”在东直门的办公室里,无忧我房的创始人李熠告诉记者。他刚从美国参加GTC峰会回来。交谈中,30岁的他难以掩饰行业利好和公司盈利带给他的兴奋感。无忧我房是一家利用VR看房的公司,帮助开发商卖更多的房子。今年3月就拿到了50个订单,这是过去半年的总和。记者试图寻觅已经实现或接近盈利的VR内容制作公司,无忧我房被认为是其中之一,这样的公司很少。虽然他们的公司去年才成立。但李熠说,他们很快会成为中国VR内容领域第一家盈利的公司。他的商业模式并不主流,完全与娱乐、网游没有关系,而是在房地产领域。2014年年底,李熠在硅谷附近拜访了一家VR看房的公司,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VR看房。基于过去在房地产行业的从业经历,他觉得这是一门好生意,“第一,做出产品的时间很快;第二,相比于传统样板间的搭建,成本低;第三,可以实现异地看房;第四,可以个性化切换定制。”回国后,他开始通过众筹方式筹集资金。2015年1月,首期项目筹到2450万,4月份就突破了亿元。于是,无忧我房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短时期募集到这么多资金,并不完全是VR的因素,还包括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去年5月,李熠开发了第一款VR看房内容产品“VR样板间”,适配于oculus。但这款产品有缺陷,交互性并不好。不过,即使如此,7月份他就收到了订单,市场关心的是VR这个噱头。去年10月,基于HTC VIVE开发的第二代产品发布后,李熠又拿到了绿地的单子。截至记者采访时,公司已经有了100多个订单。在他们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李熠列出的合作伙伴有包括了万科、绿地在内的多家地产企业。李熠的初步成功得益于他进入了一个相对细分的领域,这个领域需要更好的噱头,虽然产品并不完美。但国内大多数VR内容制造公司并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大多还处在烧钱的阶段。以VR电影为例,保守估计,一部VR电影制作成本是普通电影的4-6倍,而且其播放渠道还依赖于VR的硬件设备。市场上号称的VR看房的公司已出现了多家。“VR买房,这是我的下一个计划。”李熠说。他计划在一年内实现这个愿望。VR内容正处于爆发的前夜,但不是每个人都找到了“爆点”。盲人摸象兰亭数字是国内一家较早介入VR内容制作的公司,今年3月初,获得三家上市公司3150万人民币的Pre-A投资,估值2.1亿。此前,兰亭已经获得了华闻传媒2000万的投资。庄继顺对记者说,过去一年,他最真实的感受是迷茫。由于内容市场还在早期,爆发的方向并不清晰,庄继顺觉得无处发力。为了找到爆发的方向,兰亭数字去年拍了近80部VR视频,涉及包括旅游、直播、赛事、电影等。当时,旅游是业内比较看好的方向之一,庄继顺决定首先尝试,但也是首先被他放弃的方向。 “它的商业逻辑是不通的,这个领域走B端是可以的,但市场不大。而且C端黏性极差,用户付费观看一次或许可以,再往后就做不下去。”他说,“内容真正的爆发一定在C端。”于是,经过视频数据倒推,他们锁定了下一个方向:泛娱乐。比如,通过VR直播观看明星演唱会,通过粉丝经济赚钱。但这条路目前也还难言找到了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与庄继顺一样,试图找到VR内容风口的还有很多。VR游戏被认为是最热门的方向之一。郭林曾是北大软件和微电子学院的教授,2009年就开始研究VR技术。2012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光影无限,但遇到了资金困境。初创阶段,为了保证现金流,公司只得接一些商业合作,包括汽车、房地产在内的“to B”项目,以维持公司的运营。但郭林真正的目的是开发一款VR游戏。“VR最核心技术是游戏的实时渲染,这个技术在北大我就在研发了,做虚拟校园、三维建模,在屏幕上看到三维的东西,二者之间的技术存在相通之处。”拿到HTC Vive样机后,他利用Vive的优势开发了一款游戏的demo(测试版)。在HTC Vive适配的游戏中,这款游戏是唯一可以联机操作的,这也是HTC看重他的原因。尽管如此,郭林能拿出的也只有测试版,能不能真的开发一套完整成熟的游戏还是个考验。寻找代工厂与VR内容制作领域的尴尬境地有些类似,硬件设备的技术成熟度也还在摸索之中。已经估值8亿的乐相科技是国内硬件领域的典型之一。通过和三星OLED屏幕合作,这家公司取得了在这个初创行业里的江湖地位。在VR的硬件设备中,OLED屏幕至关重要。三星在此领域一家独大,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2014年,国内VR硬件市场刚起步不久,涌现出了以乐相科技、蚁视、3Glasses为代表的一批硬件企业。经过将近持续一年的努力,去年3月,乐相成为唯一一家和三星合作的公司。双方合作之后,他们制定了一个任务:2015年7月实现大朋第二代头盔E2量产。如何实现量产,是乐相的难题,也是几乎所有VR硬件公司的困难。由于VR头盔是一个新的产品形态,国内工厂几乎没有生产经验,甚至从未接触过这类产品形态,生产难度大,加上订单量小,几乎没有工厂愿意接单。和工厂磨合过程很艰难,乐相产品部负责人Scott每天都去工厂刷脸,泡在老板办公室喝茶。茶喝的多了,混了脸熟,工厂开始觉得过意不去,就安排了工程与他们对接。生产中繁琐的细节问题逐渐暴露。“很多环节都是非标的,工人不知道怎么做,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他每天泡在产线,和工厂一起无数次打样,并把关键物料同时放在3-4个工厂同时打样。“经常半夜两点还在工厂倒腾,结束了不知道去哪里睡。”凌晨一点,Scott给记者发了这样的微信,当时的他正在深圳某工厂旁边的酒店里,明天一早还要去塑胶厂。如今,按照乐相公开的数据,这款OLED屏幕已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3%,其中PC端占有率超过68%。为了更高的出货量,Scott要继续深入工厂,解决这个连Oculus都会遇到的产能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