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TGDC】Adrienne Law:《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

【腾讯TGDC】Adrienne Law:《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6
皖能电力:公司控股股东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入股国家电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最新报道 早盘:美股周二涨跌不一 特朗普再发关税威胁后续反转来了 中联重科: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259591户实测是真的 ST凯利:公司计划通过定向分红和定向减资的方式退出对景正医疗的投资官方通报 皖能电力:公司控股股东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入股国家电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官方已经证实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为17723户 A股生猪养殖龙头,7月份销售超116亿元反转来了 美股早盘在纪录高点附近徘徊 一系列企业发布财报反转来了 特朗普称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学习了 特朗普称药品和芯片关税将于“未来一周左右”宣布后续反转来了 东方证券:公司回购期限到期是真的吗? 东方证券:公司回购期限到期 8月6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若羽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思维列控:提名裴显杨先生、王少华女士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早盘:美股周二涨跌不一 特朗普再发关税威胁后续反转来了 北约企图将兵力前推 俄军有三张“王牌”反制这么做真的好么? 亚马逊重组音频业务,裁减Wondery播客部门部分岗位后续会怎么发展 8月券商策略密集披露 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官方已经证实 特朗普的惩罚威胁让印度在俄罗斯石油问题上陷入困境是真的吗? 达利欧:我或许也会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 前纽约联储行长淡化美联储内部分歧 直言两位理事另有动机官方处理结果 谷歌与电力公司签署协议 高峰期将削减AI数据中心用电 8月券商策略密集披露 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实测是真的 特朗普散布就业数据阴谋论,白宫为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辩护最新报道 达利欧:我或许也会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官方已经证实 华为手机系统更新:HarmonyOS 5.1补丁上线升级尝鲜功能官方处理结果 原油:油价震荡走低 受俄乌局势不明和OPEC+计划增产影响是真的? 人形机器人“订单潮”涌动 表演、导览仍是“主战场”官方已经证实 二季度盈利0.12亿元 芯联集成单季度业绩首次转正官方已经证实 银行业锚定“五篇大文章”不放松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力最新报道 改革加速 多家农信社省级机构招兵买马 A股公司回购热情高涨 7月以来380余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超六成使用专项贷款秒懂 达利欧:我或许也会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 印度回应美国与欧盟:批评印度的国家却在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太强大了 高能环境董事长李卫国赴中鑫宏伟视察调研反转来了 里昂:首予心动公司“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60港元 泸州老窖浙江地区年销售额超25亿这么做真的好么? 里昂:首予心动公司“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60港元实垂了 汉商集团振幅15.56%,上榜营业部合计净卖出3426.44万元秒懂 劲仔食品:累计回购约30万股 禾盛新材8月4日大宗交易成交7980.00万元 iPhone 17 Air电池曝光 iPhone 15现谷底价果粉直呼按打买! 消息称库克告诉员工,iPhone15为新机让路跌至谷底价! 共创草坪跌8.34%,机构净买入6311.67万元,沪股通净卖出1125.24万元后续反转来了 中铁装配:7月31日股东人数为24571户后续反转 iPhone 17 Air电池曝光 iPhone 15现谷底价果粉直呼按打买!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海南华铁回购517万股 金额5608万元 建设工业涨停,龙虎榜上机构买入1.46亿元,卖出569.30万元 宇通客车:7月销售量同比下降4.05% 高能环境董事长李卫国赴中鑫宏伟视察调研 桥水“达利欧时代”结束,继任者普林斯的投资理念与策略最新进展 通富微电发生16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8473.74万元

9月23日,首届“梦想·匠心”腾讯游戏开发者大会于深圳举行,在主论坛上《纪念碑谷2》制作人Adrienne Law关于《纪念碑谷2》的内容分析。Adrienne Law带来了《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的议题,与大家分享了《纪念碑谷2》背后的创作历程以及遇到的独特挑战。

【腾讯TGDC】Adrienne Law:《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

Adrienne Law表示:《纪念碑谷2》是一个有关母亲和孩子为主题、通过建筑物的幻觉来实现解谜的付费手游。在今年6月份苹果的WWDC大会上最终发布之前,我们秘密研发了15个月的时间。

就像名字那样,《纪念碑谷2》是一款续作,但是我们在2014年做第一代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要做续集,所以当时我们开始了一个叫做《Land’s End》的VR游戏,用户们可以凭借他们的本能来操作游戏。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纪念碑谷》成为了现象级的游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以为的画风独特的小众游戏,非常受欢迎而且拿到了很多大奖。

为什么要做续作?

其实从《纪念碑谷》发布的第一天,我们就经常听到大量的用户反馈,在游戏成功之后,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考虑这个问题。当初代游戏研发的时候,ustwo还不存在,还只是一个比较大的设计公司内部的一个小团队,一开始它只是我们的试验品,觉得能收支平衡就不错了,但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2400万次。

由于《纪念碑谷》的成功,我们开始考虑成立独立的公司,做更多的游戏。随后我们考虑扩张团队,实际上做《纪念碑谷》的时候,核心团队只有8个人,增加到17人之后,一个镜头已经无法容下我们整个团队自拍了。换了更大的办公室之后,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一个房间里有了更多的人。

想做一个续作很简单,可要知道怎么去做却很有挑战性,最开始我们要确定的是,哪些东西是《纪念碑谷》特有的?对于参与过原作研发的成员来说,他们很容易理解,但新的成员就要重新理解什么是《纪念碑谷》,所以我们开始总结一些基础的设计理念,但真正遵循这些东西做游戏的时候,结果可能并不好玩,所以这耗费了大量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之前一些东西也是可以被挑战的,比如:一定要用斜45度视角吗?不一定;是不是只能有一个主角?并非如此。就这样,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挑战这些假设,最终就会找到创新点。

《纪念碑谷2》是怎么做出来的?

三年之后才做续作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不受原作的束缚,虽然看起来有些相同,但实际上《纪念碑谷2》有很多东西都跟原来的《纪念碑谷》不同。那么,我们是如何把一个创意原型变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的呢?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没有加入最终产品里,有些是因为不够简单,有些不够优雅,还有些则是满足不了我们对创意质量的要求,我们有大约90%的想法都被否决了,这听起来很夸张,但却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专注于最终产品,《纪念碑谷》本身就是一个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游戏,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要对得起玩家的时间。

首先我们会内部讨论,我们自己就是顶级解谜玩家,我们会在整个团队里测试,听取各种各样的反馈。在选择测试用户的时候,我们的规则很简单,只要对我们游戏感兴趣的玩家就可以,而不是基于用户分析或者用户属性,只要看到这个游戏,希望拿起手机玩,这就是我们都目标用户。传统的测试方式中,有人围观很容易打断玩家的体验,所以我们的策划后来通过在摄像头背后来观察玩家行为,我们的测试用户非常多元化,有普通玩家,还有第一次接触游戏的用户,有年纪大的老奶奶,也有低龄用户,在美术介入之前我们就进行很多次测试,随后也进行了大量测试。

由于是秘密开发,所以测试做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好在我们跟母公司都在一起,所以除了团队内部成员之外,我们还可以邀请其他团队的成员进行测试,但我们希望更多人参与公开测试。

比如这个母亲角色的设计,我们发现最初版本在手机屏幕上的表现力远不如女儿,所以最后我们修改成了这样:

小岛的设计一开始的反馈就很好,最后也没有做太多的改变。其实有很多改变是发生在美术与策划的合作中间,比如以下三个小岛变化:

最左边的小岛底部有些倾斜的花纹,到了中间部分变成了直线,右边的是最终做到游戏里的效果,这个过程中,美术会与策划进行沟通,确保这些改变符合游戏设计,同时他们还会和技术交流,确保这些改动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

另一个例子是这个小岛的制作(上图),我们发策划给出的方案无法在所有设备上完全显示,中间是美术给出的方案,右边是参考了技术意见之后的最终方案。

上面这个例子是我们做的一个关卡,但最终没有加入到游戏里,我们原本是希望通过光影效果来展示自然效果。为了实现紧密的合作,我们在座位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让不同岗位的同事可以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程序会了解一些美术知识、美术会懂一些策划技巧,这种面对面的沟通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对游戏是有些影响的。

如何把不同的关卡组成一个完整的游戏?

一开始我们的野心很大,做了很多不同的童话故事,但我们发现如果全部做出来根本不现实,因此最终选择了所有团队成员都喜欢的故事,也就是母亲与女儿的故事,随后所有机制都是为这个故事服务的。

确定了故事之后,我们思考用什么样的顺序给玩家讲述这个故事,在调整过程中,我们改变了有些章节的顺序,还有些章节则因为前面有过类似的内容而直接删掉了,还有些是因为和其他关卡的水准不一致而被放弃,上面是我们最终的顺序。

为了更好的展示游戏进程,我们把每个关卡的截图都打印出来贴到墙上,所有成员都可以对这些关卡给出意见和反馈:

看似小小的改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影响。不过这在游戏后期是不那么容易的,因为需要很多岗位同事的协作,比如美术、策划甚至是音频制作。我们对于质量的要求非常苛刻,以至于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好的设计都不能让我们满意,即使到了游戏研发的最后阶段,我们都很难对新想法说不。比如在游戏发布的前几周,由于对原来的想法觉得互动性不足,我们还改变了选关界面。

经验和教训:

敢于挑战原来的假设

对于续作的研发而言,你很容易觉得了解了这个系列的一切,所以你可以在很早期的时候就挑战原先的假设。团队每个人对于原作和续作的想法都会不同,如果一开始就挑战这些观念,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来自不同背景的同事可以带来令人兴奋的灵感之源。

2.知道为什么做这个游戏

当你做一款续作的时候,要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这样可以让你对整个游戏的故事、机制有更好的理解。

3.创意的满足感是强大的工具

很多时候,作为开发者我们大家都不喜欢做续作,但如果在研发的过程中能够找到独特之处,团队实际上会很享受这个体验,相互学习也可以让团队更有战斗力。

相关文章